鍾孟宏 導演是我很鍾情的台灣導演,
除了【陽光普照】榮獲最佳導演、最佳劇情長片與最佳男主角外,
多項國際電影大賞也囊括其中,
鍾導演出品的電影,每一部都是唱作俱佳。
當然,所謂的唱並不是唱歌,
而是電影中引導情緒的音樂選用
自1890年代電影誕生以來,
誕生了許多才華洋溢,出類拔萃的導演
大部分導演,特別是諾蘭,
喜歡選用節奏感高的聲響,
營造情緒與危機的逼近
這樣的音樂安排,會迅速效率的把人溺進水中,
脆弱的感官,會讓人更迷戀眼前的故事。
當然,我是非常喜歡諾蘭導演,
也非常享受不斷升高的音節虐待的感覺
但在電影發展成熟的速食時代,
簡單炸裂又極高效率的危機音樂,
普遍地成為了許多商業電影仿效的作法
(自然仿效的好不好就要看各自功夫了)
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
鍾導演卻選擇走出自己的路,
不管是台灣還是國際上,
鍾導演在音樂的選用都是數一數二的質感出色
壓抑沈重題材,
用生活的磨人,優雅配上輕柔音樂
一層一層刻劃,不會告訴你是非對錯,
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感情
音樂好似有靈魂,不是由音響發出,
而是從出生時就被建制在我們胸懷,
從個體的腔室發聲,迴盪在腦間耳畔
每一個音節,
都自然融入在畫面的每一個場景,每一株樹,每一片灑落的陽光
而這也正是鍾導演,獨樹一幟的魅力之處。
名為陽光普照的電影,打開來就真的是一片黃澄澄的正向嗎?
不是的,這部電影帶著濃厚的藍色,
影片開始在夜晚的傾盆大雨,
台灣特有的濕氣,打在每一個城市的居民身上,毫不留情,
一點也不在意脆弱的情緒是否會受傷
而主角阿和,正因為年輕不懂事踏上了無法挽回的不歸路
雨停了,晴朗的藍天灼燒炙熱,
阿和的父親在駕訓班當教練,
阿和母親打來電話,
就像多數的台灣母親一樣,碎念又心軟,
不捨兒子受傷委屈,
母親要求和爸體恤失敗的兒子,
為阿和跟法官求情。
原來下雨那天,
未成年的阿和跟朋友尋仇到了小吃店,
朋友氣勢凌人,
沒有猶豫,手起刀落,
欺負阿和的人沒有死,
但整隻手掌飛出血光四濺
斷手的人驚慌失措,阿和也嚇的呆滯,
終於在這一刻,未經世事的少年知道了害怕
在法院上,傷害罪調查阿和跟法官說,
他跟這件事沒有關係,
刀不是他的,
揮舞的刀不在他的手上,
阿和也沒有要求朋友傷害他人
考量到阿和與朋友並無承擔罪過的心智年紀,
最終裁定少年輔育院感化量刑。
和爸氣憤的將教養不過的小兒子阿和送進牢獄生活後,
生活並沒有放過他
大兒子和哥的目標是醫學系,
父母將所有的資源花費在和哥身上,
阿和從小被跟哥哥比較,永不停歇,
世界上沒有他阿和不會搞砸的,
而哥哥沒有做不好的事
所以不管和哥講的話多麼溫柔有理,
阿和是不會信服哥哥的,
當阿和的女朋友未婚懷孕,找到家裡來的時候,
阿和什麼話都不願意接受,
憤恨的討厭這個世界,討厭父母,討厭哥哥,
天空還是藍的,刺扎的讓人需要捲曲著身子躲在陰影下。
天空底下只有一個人例外,
阿和的哥哥從小就活在太陽的聚光燈下,
所以當太陽下山後,和哥決定在自家公寓跳樓身亡。
阿和爸媽不理解,
優秀有禮的大兒子有什麼無法克服的理由,
需要了結自己,斷送家族的希望
其實,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有機會見到阿和哥哥的內心,
一個是暗戀哥哥的女同學,
她告訴和媽,阿和的哥哥很怕太陽,
和哥說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
炎燒所有生物,
所有的生命都有陰影可以躲藏,只有自己沒有
阿和的哥哥再也受不了,
陽光普照,在腐蝕他的每寸肌膚。
還有一個,是阿和。
不管阿和做錯了什麼事,不管父母多不諒解,
哥哥卻到死都沒有放棄他。
葬禮上,阿和獲准出席,
他沒有哭,臭臉瞪著哥哥的遺照。
事後,他說,
哥哥一輩子都不曾做過錯誤決定,
哥哥是注定生活在陽光下的人,
唯一的錯誤就是跳樓,
而我唯一做對的,就是現在還活著。
哥哥這麼好,但又怎麼樣呢
火的溫度低於350度時,會呈現美麗鮮豔的紅色,
隨著溫度升高,從橘色開始慢慢變淡,
等超越了白色,
突破2500度就會燒得發藍
太陽溫暖嗎
從破曉升起,混合著雨的藍,
那無法控制的日常,
是否已慢慢灼烈燒成了藍色
人要多堅強才能持續曝曬在陽光底下,
不管多懦弱膽怯,
在陰影處休息,
耐心的等,
陽光總有一天會照成黃色的。
【陽光普照】由台灣導演 鍾孟宏 出品的第五部作品,
我一直想寫,卻總是提筆不知該從何下手,
絕對不是導演的說片故事不佳,
而是這部片太細膩深情,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寶藏,
我卻無法好好地將他們統整在一起
似乎,除了鍾導演的敘述方式,
再也沒有其他的表現可以讓這部電影更深刻,更發人省思
雖然為了敘事簡潔,
全部的人物我在文章中都以阿和說明打轉,
但這部戲,每個演員都是高手。
飾演衝動朋友的劉冠廷,在這部片表現啵棒,
老實說前半部除了阿和,
我的目光只放在菜頭跟黑輪爸的演技上
最佳男配角,也是金金的摘了下來
駕訓班每年都會用燙金的字體將【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印成封面製作成筆記本發送,
這句座右銘也貫穿整部片。
阿和仗著年少妄為,虛度光陰,跟朋友做了錯誤的事情,
出來後需要花費數不清的血汗與淚水導正。
和哥一生把自己當成蠟燭,
把自己的光陰燃燒殆盡,
為了幫助他人付出,謙恭友諒,
最後逃不過火燃燒的溫度,
油盡燈枯到死還在照亮他人。
和爸賺著微薄的薪水,滿口挑惕,
言語犀利沒有同情心,
親手扼殺兩個兒子的成長與希望,
每年只拿大兒子的筆記本回家,
將所有資源提供集中,厚此薄彼。
再將一切罪過推給老婆,
失去大兒子後,才痛心疾首,
電影的色調才慢慢轉黃。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一句話唸得很快,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如果我的文字,讓你對這部片產生了一絲興趣,
那麼我強烈建議你,
打開了影片就不要關上,
觀察銀幕顏色的使用。
等到砍人的朋友從輔育院出來後,
整部電影的情緒開始產生轉變,
電影的色調開始轉黃,
我沒有提,也猜不到的結尾,
才是整部片的精髓
『願溫柔的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只可惜,生活永遠學不會溫柔,你能學會的,是柔軟的堅強。